就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創新建設強推光譜儀器應用項目研發
技術動態發布時間:2022-02-28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依照邊基建、邊招人、邊科研、邊轉化的要求,加快推動各方面建設,科研與成果轉化成效顯著。
1是邊基建,項目建設完成預定目標。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園區位于集美區杏林灣路,用地面積97畝,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項目于2015年10月11日開工建設,2016年12月30日工程建筑主體結構提早封頂,已完成投資1.7億元,預計2017年底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
2是邊招人,初步建成1支科研團隊。依托集美區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大廈,邊組建團隊、邊展開科研?,F有科研人員60名,60為博士學油泵無工作聲位,40為職稱,超過30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引進6個產業化研發團隊,涵蓋稀土清潔分離、稀土2次資源循環利用、納米生物醫學材料、高效力稀土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研發,和高性能電化學儲能材料及系統等領域。2016年有2人入選福建省第2批特殊支持人材雙百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材和青年拔尖創新人材,1人獲第力聯思是CVC投資公司與荷蘭皇家帝斯曼的合資公司8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青年獎。
3是邊科研,承當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2015年爭取國家和省市各類微電機液萬能實驗機:項目33項,取得資助經費3144萬元,2016年取得各類項目資助2140.9萬元。其中核醫學成像用溴化鑭基閃爍晶體的研發獲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資助,離子型稀土礦釔分離新工藝及高純化產業示范項目獲省科技廳重大專項資助。稀土光電功能材料研發平臺總投資4000萬元,重點推動新1代暖白光LED用紅光熒光粉、抗紫外稀土改性高份子薄膜、新1代射線探測器件等項目產業化。
4是邊轉化,支持企業成長和產業發展。成立中爍光電、奧德生物、卓廈光電、天稀科技等7家產業化公司,展開溴化答:同軸度是實驗機在施加力的進程中鑭閃爍晶體、生物醫療儀器、光譜儀器及利用等項目研發。企業創新發展方面,與贛州稀土團體合作,采取模糊萃取等技術實現對氧化釹的高純化分離,利用該技術年產5N高純氧化釹40噸的生產線已投產,年產值2000萬,產品價格比普通氧化釹高出60,已利用于北斗衛星天線等高技術產品;與長汀金龍稀土有限公司合作,研發出范圍化制備新型功能吸附材料新工藝,設計、研發和集成可用于稀土工業廢水處理的特殊結構吸附裝備技術,實現稀土的高效富集回收;與3達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進行稀土資源綠色高效回收配套用新型液相支持膜分離設備的開發及產業化;與中廣核研究院簽訂協議,進行210Po氣溶膠新型稀土基多元犧牲捕捉劑等材料、技術和設備的開發;與金旸團體簽訂協議,成立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金旸高份子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啟動高性能尼龍/石墨烯材料項目的研發。